復合肥是指含有氮磷鉀中兩種或兩種以上營養元素的化學肥料。復合肥具有養分含量高、副成分少,且物理性狀好等優點,對于平衡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促進作物的高產穩產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化肥廣義的種類較多,包含為無機肥、混合肥、有機肥和微生物肥,其中復合肥屬于無機肥大量元素肥中的一種。
復合肥生產企業產量分析
從主要企業產量占比來看我國復合肥產能排名靠前的企業有新洋豐、云圖控股、史丹利、施可豐、心連心、鄂中生態、中化化肥、金正大、云天化、開門子等。以上企業合計占我國復合肥總產量的近60%,擁有可觀的生產能力。其中新洋豐現已形成了年產各類高濃度磷復肥約900萬噸、磷石膏綜合利用近500萬噸的生產能力和320萬噸低品位磷礦洗選能力。云圖控股則擁有13家復肥生產公司,7座高塔造粒生產線,30多條肥料生產線,年產各類復合肥550萬噸,復肥產業的產能、銷量及品牌地位,均已雄踞業內第一陣營。史丹利有12大生產基地,年生產能力532萬噸。
區域性供需矛盾分析
從復合肥中游產能來看,我國復合肥行業年產能主要分布在山東、湖北、江蘇、四川、安徽及河南五個省份,該地區分別占比為36.1%、19.1%、8%、7.5%、7.5%、6.6%。其原因為以上省份靠近上游原材料市場及終端消費市場。
從我國復合肥施用量區域分布來看,我國復合肥施用分布較為廣泛,多居于以農業大省和資源型省市為主。我國農用復合肥使用量排前五的分別為河南、黑龍江、山東、安徽與河北,該區域合計占比為47.06%。
由此可以看出,復合肥的中游產能分布和下游應用市場存在一定的區域性供需矛盾,其中以東北地區為例,東北地區對復合肥的需求量大,產能相對有限,需要從外部運輸以彌補需求。
而復合肥通常采用公路及鐵路運輸,公路運輸適合短距離運輸,運輸靈活性高,但運輸半徑較小,運輸價格較高,通常半徑在500公里范圍內(半徑是指最合理的運輸成本距離);鐵路運輸適合長距離運輸,運輸半徑為1,000公里,其特點運輸量較大,但受限于路線和站點條件,同時鐵路運輸裝卸費用較高,且需要公路+鐵路配套運輸,整體成本較高,鐵路運輸適合遠距離運輸,距離越遠,單位成本越低(雖然在部分情況下,如500-700公里的距離運輸,采用公路運輸成本會略低于鐵路運輸成本,但從市場反饋情況來看,通常超過500公里采用鐵路運輸更具有時效性保障,遠距離運輸,鐵路很少受惡劣天氣影響而停運,而公路運輸,在惡劣天氣環境下無法運輸,尤其在農耕季節,農戶對肥料的需求時效性要求較強,因此在500-700公里的運輸距離下,即使公路運輸成本略低于鐵路運輸成本,但用戶更愿意傾向選擇鐵路運輸,以避免因天氣等環境影響而耽誤運輸的時效性)。綜上所述,從外部區域遠距離運輸存在成本高、運輸周期長等諸多問題。
END
目前國內復合肥市場存在市場集中度高和存在區域性供需矛盾的特點。從未來趨勢來看,復合肥行業市場集中度仍將維持較高水平,受制于復合肥生產成本考慮,生產地要盡量靠近原材料產地,復合肥的區域性供需矛盾短期內仍將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