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鈣產業鏈的核心為中游碳酸鈣產品加工,其上游主要為碳酸鈣礦山資源、研磨分級設備等行業;下游主要是碳酸鈣的各類應用領域,主要包括造紙、涂料、建筑、冶金等。
圖1:碳酸鈣產業鏈 2000年以來,由于國內外碳酸鈣市場需求逐漸增加,且碳酸鈣價格逐步提高,作為全球碳酸鈣的主要產區,國內碳酸鈣產量也逐漸增長。2017年~2019年,隨著綠色礦山等各類政策要求出臺,部分小型礦山企業被陸續關停整頓,國內碳酸鈣產量增速逐年減緩;隨著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涂料、塑料以及造紙等行業產量出現一定幅度下滑,碳酸鈣產量規模較疫情前也有下降;到2022年國內碳酸鈣產品總產量在2,121.9萬噸左右,較2021年同比增長6%,但尚未恢復到疫情前水平,2018-2022年復合增長率為-0.8%。 隨著國內環保及綠色礦山要求不斷提升,中小型碳酸鈣生產企業陸續關停,國內碳酸鈣產能將逐漸向頭部企業集中,預計未來5年國內碳酸鈣供應規模復合增長率將恢復到2%左右,預計到2027年國內碳酸鈣總體供應規模將達到2,342.8萬噸左右。 圖2:2018-2027年國內碳酸鈣產量及預測(萬噸) 我國是世界上石灰巖礦資源豐富的國家之一,也是國際上最大的碳酸鈣原礦儲備國。隨著碳酸鈣在全球造紙、橡膠、油漆涂料等行業的應用和需求逐漸增加,近年來我國在碳酸鈣出口方面也一直排在全球前列。 2018年以來,我國碳酸鈣出口量保持在每年10萬噸以上的水平,2019年出口超過12萬噸,為近幾年最大出口量。2020年~2021年,隨著全球新冠疫情蔓延,導致下游需求減少,國內出口碳酸鈣量有所下滑,但2022年有一定恢復,全年碳酸鈣出口量達到10.7萬噸、出口金額超過4億元。 近幾年我國碳酸鈣進口量也一直居高不下,呈逐年上升趨勢。2020年國內進口碳酸鈣數量超過5萬噸;到2022年達到7.2萬噸左右,同比2021年進口量增長了30.6%。但進口碳酸鈣金額近幾年沒有太大變化,增長幅度有限,2022年國內碳酸鈣進口額為1,3557.8萬元,同比增長15%左右,低于進口量增速。